当前位置: 优秀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初二说明文:端午节习俗

初二说明文:端午节习俗

初二作文 2024-06-18 11:46:01

初中作文频道小编[╰+晴☆天.]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初二说明文:端午节习俗》的优秀作文,这篇初二说明文:端午节习俗共有750字,是一篇很优秀的原创作文,这篇初二说明文:端午节习俗很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

在潮汕地区,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吧:

首先在端午节,我们必须要吃粽子,为什么我们要吃粽子呢?是因为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在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还有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潮汕的端午还有一种吃的习俗,那就是吃栀粽,栀粽的主要原料有栀子、浦姜、糯米浆(粿浆)等等。因为栀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后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会粘着,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聪明的人想到执纱线,牵拉切粿,成为一小片,粘着盛于瓷盘上的白砂糖。

吃完粽子,接下来就是赛龙舟了。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但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潮汕的端午节习俗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就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了解和发掘。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初中作文《初二说明文:端午节习俗》还未收到评论

初中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最近更新

初二续写改写作文:续《美人鱼》

07-07 12:45

初二续写改写作文:故乡后续

07-07 11:17

初二续写改写作文:仿写《背影》片段

07-07 12:12

初二续写改写作文:海绵宝宝与派大星

07-07 14:06

初二续写改写作文:《美人鱼》前传

07-07 13:09

初二续写改写作文:盗将行

07-07 13:10

初二续写改写作文:梦三峡

07-07 13:18

续写《青铜葵花》

09-19 16:46
免费小说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