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
不遗余力”这则成语的遗是:留;余力:没有使完的力量。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三》,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击败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秦王乘机要挟赵王,要…
不因人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性情孤傲,不仰仗别人的权势。这个成语来源于《东观汉记。梁鸿传》,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东汉时,有个爱读书的人,名叫梁鸿。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里日渐贫穷起来。梁鸿虽然家里穷,但读书非常刻苦,才学很高,远近都有点名气…
不远千里”这则成语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不可多得”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除指人外,有时也指物。这个成语来源于汉。孔融《荐祢衡表》,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mi,旧读ni)衡的着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善于论辨,写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当自傲,好与人争斗。当时的名士孔融…
不堪回首”这则成语常用来表示对巨大的人事变迁的感慨。这个成语来源于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他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接着又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南唐。这时统…
不拘一格”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这个成语来源于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是我国清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1792年,他出生于浙江仁和(在今抗州)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从小就喜爱读书,特别爱学写诗。14岁时,他就能写诗,18岁时会填词,20岁就成…
不合时宜”这则成语的时宜是: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势的需要,与世情不相投合。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哀帝纪》,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二十岁即位做了皇帝,定年号为建平。自做皇帝以…
不寒而栗”这则成语的栗是发抖。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殉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中任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