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 白俄罗斯女作家摘得2015诺贝尔文学奖

白俄罗斯女作家摘得2015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故事 2021-08-29 18:15:21

图:斯维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德国法兰克福资料照片(2013年10月13日摄)。

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身份是一名女记者,擅长纪实性文学作品,昨晚她获得了2015的诺贝尔文学奖。

斯维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出生于乌克兰,父亲为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她在白俄罗斯成长,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其已出版中文译本的代表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锌皮娃娃兵》《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等。

她的作品中文版责任编辑陈亮说,伟大的纪实文学作品,既比小说更加贴近现实,同时比小说更加荒诞和富于戏剧性。《纽约时报》就曾评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里,“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她的作品不是虚构的,却比虚构的文学更加让人难以置信。

她80年代曾经来到中国访问,当时一些刊物上有过报道。著名翻译家、俄罗斯文学研究学者高莽这样回忆——

1989年初冬,阿列克谢耶维奇随苏联作家代表团来中国访问。11月6日,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苏俄文学研究人员与代表团见了面,那天大家谈得很随便,很坦诚。阿列克谢耶维奇衣着朴实,发型简单,面颊略带忧思,有一双灰色的眼睛。她讲话谦虚、稳重,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豪言壮语,每句话出口时,似乎都在她心中掂量过。

她讲述了自己在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怎样当了记者,怎样认识了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达莫维奇怎样以他为师,后来又怎样从媒体进入文学界。她还讲了写作《战争中没有女性》的过程。她说她用四年的时间,跑了两百多个城镇与农村,采访了数百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妇女,笔录了与她们的谈话。战争以苏联人民的胜利结束,同时也使很多妇女改变了自己的天性,从此变得严峻与冷酷。

她的话当时给高莽印象最深的是,她讲述自己怎么孜孜不倦地追求“书写真实”,还有她关于“纪实文学”的想法。她赠给高莽一本白俄罗斯出版社出版的《战争中没有女性》原作,书上题了一句话:“纪念我们在伟大的中国土地上的会晤。”

来自襄阳的80后青年作家蒋方舟,对《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一书感受深刻,她说:“重新读一遍《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当巨大的建筑倒下,看到的是一个个人。消防员的遗孀目睹自己的丈夫一点点变成具有高放射性的物体,连死后的骨灰都令人躲避;父亲把六岁的女儿装进小小的棺材里……作者花了三年去收集和保存灾难亲历者的情感,因为‘人脑海中那些模糊的情感、传言和印象更接近真相’。”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作文素材《白俄罗斯女作家摘得2015诺贝尔文学奖》还未收到评论

作文素材
考场素材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历史典故 成语故事 时事论据 感恩故事 短信祝福 主持稿 心情描写 名言警句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心理学家名人故事: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故事

08-24 05:44

心理学家名人故事:心理学小故事——罗森塔尔效应

08-24 06:02

心理学家名人故事: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08-24 05:58

科学家名人故事: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08-24 07:03

科学家名人故事: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

08-24 08:51

科学家名人故事:显微镜的发明故事

08-24 07:03

名人故事:我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信用

08-24 06:03

名人故事:力量

08-24 06:13
免费小说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