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诗人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
登太白峰李白 西上太白峰, 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 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 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 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 何时复更还?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应诏入京时,可谓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根本…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
听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 匹马向桑乾。楚国苍山古, 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 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 归人掩泪看。穆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面,渔阳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唐代宗大历五、六年间(770—771),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
余干旅舍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 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 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 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 何处捣寒衣?本诗是刘长卿寄寓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写下的风调凄清的思乡之作。刘长卿喜欢用“摇落”这个词入诗,它使人自然联想起《楚…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诗题虽…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
酬李穆见寄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 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远客, 青苔黄叶满贫家。李穆是刘长卿的女婿,颇有清才。《全唐诗》载其《寄妻父刘长卿》,全诗是:“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迟。”它就是刘长卿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