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作文 > 学习资料 > 文学常识 > 古诗鉴赏秘籍(6)

古诗鉴赏秘籍(6)

文学常识 2021-06-21 16:56:00

古诗鉴赏秘籍(6)

15、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的《丑奴儿o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6、以小见大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全诗以小见大,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和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我们透过诗的画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种单纯朴实的社会生活。

17、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有恨。比兴常在诗歌中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

18、铺垫既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如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19、虚实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相关阅读:

古诗鉴赏秘籍17招 古诗鉴赏秘籍(1) 古诗鉴赏秘籍(10) 古诗鉴赏秘籍(2) 古诗鉴赏秘籍(11) 古诗鉴赏秘籍(3) 古诗鉴赏秘籍(12) 古诗鉴赏秘籍(4) 古诗鉴赏秘籍(13) 古诗鉴赏秘籍(5) 古诗鉴赏秘籍(14) 古诗鉴赏秘籍(6) 古诗鉴赏秘籍(15) 古诗鉴赏秘籍(7) 古诗鉴赏秘籍(16) 古诗鉴赏秘籍(8) 古诗鉴赏秘籍(17) 古诗鉴赏秘籍(9)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学习资料《古诗鉴赏秘籍(6)》还未收到评论

学习资料
写作基础 作文指导 学习交流 写作经验 写作方法 文学常识
最近更新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16)患

06-16 06:27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17)假 jiǎ

06-16 06:15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18)当 dāng

06-16 06:26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19)道 dào

06-16 06:19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20)得 dé

06-16 06:17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21)度 dù

06-16 06:04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22)非 fēi

06-16 06:35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23)复 fù

06-16 07:11
免费小说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