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作文 > 学习资料 > 文学常识 > 古诗鉴赏秘籍(12)

古诗鉴赏秘籍(12)

文学常识 2021-06-21 19:45:32

古诗鉴赏秘籍(12)

(26)黍离语出《诗经o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7)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9)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30)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2、意象有以下几个特点,(1)意象的多样性。有些物类的意象是比较单一的,比如鹧鸪鸟的形象就和旅途的艰险及离愁别绪相连,梅总是傲寒不屈的象征,但很多物类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如燕子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感伤时事,或寄情相思,或渲染离愁,其意象之丰富是极为突出的;这就需要读者在鉴赏时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了。(2)意象的隐秘性。许多意象的产生往往和古代神话传说、名作佳篇、名人逸事有关,不了解这些典故,就会影响对意象的准确理解。因而对一般读者来说,这种隐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白衣苍狗”象征世事变化无常。出自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3)意象的复杂性。一种物类可以表现多种意象,同样一种意象也可以通过多种物类来表达。古诗词中用以表现“漂泊”的意象很多,有船、浮萍、孤雁、飞蓬等等。而且,一首作品中,作者常常会用多种意象,通过巧妙的组合,使之欲表现的情感更为丰富多彩,这就需要读者特别注意,切不可只知其一,不问其他。

相关阅读:

古诗鉴赏秘籍17招 古诗鉴赏秘籍(1) 古诗鉴赏秘籍(10) 古诗鉴赏秘籍(2) 古诗鉴赏秘籍(11) 古诗鉴赏秘籍(3) 古诗鉴赏秘籍(12) 古诗鉴赏秘籍(4) 古诗鉴赏秘籍(13) 古诗鉴赏秘籍(5) 古诗鉴赏秘籍(14) 古诗鉴赏秘籍(6) 古诗鉴赏秘籍(15) 古诗鉴赏秘籍(7) 古诗鉴赏秘籍(16) 古诗鉴赏秘籍(8) 古诗鉴赏秘籍(17) 古诗鉴赏秘籍(9)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学习资料《古诗鉴赏秘籍(12)》还未收到评论

学习资料
写作基础 作文指导 学习交流 写作经验 写作方法 文学常识
最近更新

吴文英:齐天乐

07-12 22:31

吴文英:霜飞叶

07-12 22:30

吴文英:夜合花

07-12 22:26

吴文英:渡江云三犯

07-12 22:19

姜夔:《小重山令》

07-12 22:36

姜夔:《霓裳中序第一》

07-12 22:43

姜夔:《一萼红》

07-12 22:41

姜夔:《杏花天影》

07-12 22:36
免费小说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