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作文 > 学习资料 > 文学常识 >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

文学常识 2021-07-07 12:28:40

文言虚词练习(十)

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⑴于是余有叹焉。

⑵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⑶万钟于我何加焉。

⑷君何患焉。

⑸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⑹盘盘焉,囷囷焉。

⑺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⑼晋国,天下莫能强焉。

⑽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⑾非曰能之,愿学焉。

⑿而人之所罕至焉。

⒀吴人焉敢攻吾邑。

⒁且焉置土石。

⒂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⒃永之人争奔走焉。

⒄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⒅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二、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三、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4焉,骄而轻敌,5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文言虚词练习(十)

一、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3—4语气助词,反诘“呢”;5—6语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7—8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9—10代词,用于形容词后,指代比较的对象;11—12代词,相当于“之”;13—14疑问代词,“哪里”“什么”“怎么”;15—16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17—18连词,相当于“乃”“则”“就”

二、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词,于之 E语气助词 G词尾,……的样子)

三、

1、 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2、 兼词,“于”+“是”或“之”,可译为“在这里”

3、 兼词,“于”+“何”,可译为在哪里

4、 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5、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

6、 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7、 代词,可译为他们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学习资料《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还未收到评论

学习资料
写作基础 作文指导 学习交流 写作经验 写作方法 文学常识
最近更新

张孝详《念奴娇》

07-07 12:18

09中考语文知识点盘点之议论文的三要素

07-07 12:26

09中考语文知识点盘点之说明文知识点回顾

07-07 12:24

09中考语文知识点盘点之常用的写作手法

07-07 12:22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07-07 13:43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丰碑”自古不是碑

07-07 13:46

岳飞:《满江红》

07-12 22:12

吕渭老:《薄倖》

07-12 22:16
免费小说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