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作文 > 学习资料 > 文学常识 >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三)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三)

文学常识 2021-07-12 22:12:15

文言虚词练习(十三)

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罔不因势象形。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⑤不如因而厚遇之。

⑥因击沛公于坐。

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⑨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⑩因拔刀斫前奏案。

⑾相如因持璧却立……

⑿于今无会因。

⒀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⒁蒙故业,因遗策。

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二、下列加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三、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

1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2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3因。其常4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5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8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9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10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文言虚词练习(十三)答案

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句“依照、根据”;3、4句“依靠、凭借”;5、6句“趁着,趁此”;7句“通过,经由”;8、9句“因为,由于”;10、11句“于是,就;因而”;12句“原因,缘由,机缘”;13句“根据”;14、15句“沿袭,继续”。

二、CE(A于是,就 B趁机 C于是。就 D凭借 E于是,就 F通过)

三、

1、 介词,可译为根据

2、 动词,可译为沿袭

3、 名词,可译为原因

4、 介词,可译为趁着

5、 副或连,可译为于是

6、 介词,可译为凭借

7、 介词,可译为经由

8、 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

9、 介词,可译为因为

10、连词,可译为因为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学习资料《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三)》还未收到评论

学习资料
写作基础 作文指导 学习交流 写作经验 写作方法 文学常识
最近更新

辛弃疾:《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倅》

07-12 22:45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07-12 22:32

辛弃疾:《水龙吟》

07-12 22:36

辛弃疾:《念奴娇》

07-12 22:40

辛弃疾:《贺新郞》

07-12 22:37

欧阳修:《蝶恋花》

07-12 22:43

欧阳修:《踏莎行》

07-12 22:47

欧阳修:《诉衷情》

07-12 22:44
免费小说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