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故事 06-10 16:45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制作红烧肉。回赠肉便是苏轼在徐州期间创制的红烧肉,宋神宗熙宁十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
-
名人故事 05-19 09:07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她是山东济南人,出生在北宋末年。10岁左右的小清照,渐渐地弄懂了诗词的韵律,她自己开始学习写诗,填词,绘画。她在写诗词的时候,总要反复修改,反复品味,直到自己满意了,才拿给父亲母亲品评。一天傍晚,小清照在闺房中向外张望,见竹帘外细雨如丝,满树洁白的梨花纷纷落地。小清照…
-
名人故事 07-11 06:02
老舍3岁那年,没了父亲,母亲靠给人洗衣服养活他。到9岁,他还不识字,后半生就将是一个提篮沿街卖樱桃的小贩吧。好心的刘大叔资助他。供老舍上学。中国多了一位作家。刘大叔是有钱人,也是大善人。他办贫儿学校、粥厂,把钱都施舍出去。刘大叔后来出家为僧,人称宗月大师。他坐化后,烧出许多舍利子。宗月有个女儿,小时…
-
名人故事 04-18 00:05
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
-
名人故事 04-18 00:16
郑板桥是清代箸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书画书法皆享有很高的声望,被人称为三绝。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晚年署作板桥老人,江苏兴化人。三岁丧母,生活贫困。五十岁以前,读书、教书、卖画;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考中进士。在山东潍县、范县(今属河南)作了十二年知县。勤于政事,政绩显着。后因荒年主张赈济…
-
名人故事 07-11 06:02
1954年10月1日,他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加之与共和国同生日,他的童年充满了优越感和“革命”的自豪感。然而,不幸的是““””爆发,他的父母被隔离审查,他从10岁开始辍学并独自生活,而且日夜胆战心惊,连街都不敢上,怕被人打。1969年他15岁那年“走后门”当了兵,成了海军航空兵的一名电器员。因为…
-
名人故事 04-18 00:11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
-
名人故事 04-18 00:07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在小的时候就是个书迷。那时,他们几个表兄妹最爱听大人讲故事。冰心的舅舅每天晚饭后必给孩子们讲一段《三国演义》,小冰心津津有味地听着,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每段故事都打动着她幼小的心灵,她恨不得让舅舅将所有的故事一股脑儿地全倒出来。但是,舅舅每次只讲半个钟头,就…
-
名人故事 04-18 03:17
20多年来,郑渊洁的童话书刊总印数已经超过7000万册。他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童话作家。无论世俗的金钱标准,还是事业标准,他都站在“成功人士”之列。然而,当年他拒绝了高考。他的儿子也是一样。郑渊洁22岁那年,国家恢复了高考。那些想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去参加高考。郑…
-
名人故事 04-18 00:07
巴尔扎克是法国着名的文学巨匠。他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趣事。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破旧的作业本问巴尔扎克:“大作家,你给我瞧瞧,这小子有没有天分,将来是不是块当作家的料?”巴尔扎克接过作业本后,认真地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说:“嗯,这小子天赋不高,灵气不多,凭这很难当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