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梦溪笔谈》二则151、诸越则桃李冬实──秀而不实:结果实。152、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不拘一格、不拘小节:限制。153、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画虎类狗:像,似。15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适得其反、适逢其会(时机):恰好。155、…
第四册《指南录》后序212、会使辙交驰──南辕北辙:车行之轨。213、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毁家纾难:解除。214、予自度不得脱──以己度人:揣度,估计。215、天高地迥,号呼靡及──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无,不。216、夜趋高邮,迷失道─…
第五册促织261、居为奇货──囤积居奇:积蓄。262、辄倾数家之产──倾家荡产:倾尽。263、惟思自尽──惟我独尊:只,只有。264、能以神卜──未卜先知:占卜,算卦。266、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屡试不爽:差错。267、循陵而走──循…
第六册荆轲刺秦王299、进兵北略地──攻城略地:掠夺,夺取。30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shǎo)安毋躁:稍微。301、轲自知事不就──一挥而就:成功,完成。302、被八创──创巨痛深:伤口。303、箕踞以骂曰──虎踞龙盘:蹲坐。304、…
词义的理解(特别是实词的理解)是疏通整篇文言文的基础和关键。文言文的解词题也一直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头戏(其实句子翻译也包含着词语解释)。我们如能将课本的基础文言文篇目烂熟于心,再适当向课外延伸,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过文言解词关当无甚大碍…
《论语》《孟子》《庄子》为文化经典,许多省份将之列入高考文言文考查内容。在此以《论语》等文化经典为例来讲解文言阅读译释的五个关键词,让同学们更快、更准地诠释之,领悟之。关键词一 >>推断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
目录辞书【目录学】研究书目的编制、利用并使其在科学文化事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学问。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至清代,章…
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
音乐文娱【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
风俗礼仪【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
文学常识:汉赋四大家
文学常识:清朝八旗的由来、发展与兴衰
文学常识:词和曲的区别
文学常识:曲的内核是语态与唱腔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名相
文学常识:什么是五服
文学常识:书的别称
文学常识:诸子百家有哪些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科举称谓及知识
文学常识:国名地名的别称
文学常识:古代同学的称呼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书信常用词语
文学常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文学常识: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学常识:金圣叹的“六才子书”
文学常识:古代诗人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