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彀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 图穷而匕见4、 余闻而愈悲5、 庄宗受而藏之6、 温故而知新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
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
文言虚词练习(三)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5、呜呼…
文言虚词练习(四)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项王乃复…
文言虚词练习(五)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5、 童微伺其睡 6、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
文言虚词练习(六)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1、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2、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3、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4、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5、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6、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
文言虚词练习(七)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3、 执事聪明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若 4、 曾不若孀妻弱子5、 以为莫己若者 6、 为蛇将若何?7、 亦使之若何? 8、…
文言虚词练习(八)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2、 某所,而母立于兹3、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4、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5、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6、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7、 则以兵围…
文学常识:汉赋四大家
文学常识:清朝八旗的由来、发展与兴衰
文学常识:词和曲的区别
文学常识:曲的内核是语态与唱腔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名相
文学常识:什么是五服
文学常识:书的别称
文学常识:诸子百家有哪些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科举称谓及知识
文学常识:国名地名的别称
文学常识:古代同学的称呼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书信常用词语
文学常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文学常识: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学常识:金圣叹的“六才子书”
文学常识:古代诗人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