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望王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
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
别薛华王勃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 俱是梦中人。抒写离情别绪之作,历代诗歌中不计其数。但是,“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刘熙载《艺概·诗概》)。《别薛华》则堪称是一首含意隽永,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与这首诗同题的第一首诗是:…
山 中王勃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 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
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 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杜审言和宋之问均是初唐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公元698年,杜审言…
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